展望理论

1798年2月17日

prospect theory(也作前景理论,视野理论),是一个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假设之一是,每个人基于初始状况(参考点位置)的不同,对风险会有不同的态度。
此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大成果之一。

1970年代,卡内曼和特沃斯基系统地研究这一领域。长久以来,主流经济学都假设每个人作决定时都是“理性”的,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展望理论加入了人们对得失、发生几率高低等条件的不对称心理效用,成功解释了许多看来不理性的现象。
展望理论对分析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康纳曼更因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展望理论是描述性而非指示性的理论——它旨在解释现象,而非分析怎样作决策才是最好的。利用展望理论可以对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确定效应:处于收益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反射效应:处于损失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损失规避: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敏感。
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
简言之,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而损失和获利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评价事物时的参照点,就会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丹尼尔·卡尼曼(英语:Daniel Kahneman,1934年3月5日-),生于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特拉维夫,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
由于在展望理论的贡献,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于2011年出版畅销书《快思慢想》。

摘自《俺的道听途说》